南院—针灸科四病房
发布时间:
2022-11-29 16:13
来源:
针灸科四病房
2022.11
一、科室概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南院针灸科四病房是总院针灸科三病房,一院两区一科两区双核运营。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脑病专科、省中医药管理局针灸专科、省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专病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路径眼肌麻痹临床路径牵头单位,是我院针灸临床研究的重点科室,科室力量雄厚,诊疗技术精湛,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神经内科治疗专科。
目前,本科室已形成了“针灸-中药-康复”结合,“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心理治疗”同步的治疗特色。在继承应用针灸、中药等传统中医方法治疗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后综合征、脊髓损伤、眼肌麻痹、延髓麻痹、痴呆、面瘫、失眠、抑郁、焦虑、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格林-巴利、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眩晕、颈椎病、腰椎病等优势病种的基础上,又引进国内外的先进康复理念和治疗设备,将通过对病人的综合调理,帮助其尽快摆脱疾病困扰,提高生活质量、达到生活自理、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年收治患者1000余人次,治疗有效率高达99%。
科室医疗、教学、科研同步发展,科研成果丰硕,获得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政府二等奖5项,省政府三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EI索引4篇,SCI索引4篇),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其他各级课题38项,参与国家规划教材编写11部,参编著作10余部。承担《神经病学》、《神经定位诊断学》、《针灸学》、《针灸治疗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108名。
科室成立之初,就确定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为工作重点。”本着对医学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以诚待人,精益求精,努力创造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就医环境,力求为每一病人提供高质量、高水平、规范化、个性化的全面治疗。
二、诊疗范围
1、脑病: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导致的肢体瘫痪、失语等。
2、脊髓损伤:脊髓外伤、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所致的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尿潴留和尿失禁等。
3、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炎、多颅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桡神经麻痹、尺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麻痹、格林-巴利等。
4、痴呆: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混合性痴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酒精中毒性脑病等。
5、疼痛性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枕神经痛、臂丛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6、颈、腰椎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等。
7、睡眠障碍:失眠、抑郁、焦虑、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
8、疑难病:眼肌麻痹、延髓麻痹、面肌痉挛、眩晕、多发硬化、帕金森病、发作性睡病、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等。
三、医疗特色
目前,本科室已形成了“针灸-中药-康复”相结合,“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与心理治疗同步”的治疗特色。
我科室采用的先进特色疗法有:
特色1屈-伸肌交替低频穴位电刺激疗法提出“屈-伸肌交替法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新疗法,并先后研制出三代屈-伸肌交替低频穴位电治疗仪,实现关节有序运动,居国内先进水平。相关成果已获得省政府二等奖2项。
特色2针灸康复结合疗法采用头穴丛刺方法结合康复技术的疗法,是对头穴丛刺法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突出体现了中风动态治疗方法的优势,将针灸治疗学与神经康复学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中风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抑制病人的异常恢复模式,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为中风的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特色3良肢位电体针对于偏瘫患者的针刺,我们结合康复良肢位的理念,患者在良肢体位下针刺治疗,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患者异常模式的出现。
特色4睡眠中心科室设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由睡眠门诊、睡眠监测中控室及睡眠监测室三部分组成。主要针对各类睡眠障碍,如失眠症、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RBD、焦虑症、抑郁症、躯体化障碍的监测及治疗。中心开展多导睡眠监测(PSG)、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多次小睡试验、醒觉维持试验、PSG-PAP等多种监测项目,科学准确诊断睡眠相关疾病。结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及中医针灸、中药等方式综合治疗失眠。睡眠中心旨在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案,实现睡眠障碍相关疾病的精准化诊治,为广大患者的健康睡眠保驾护航。
特色5调督走罐法中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腰背机能差,肌张力高,以至于好多下肢肌力应该能站立行走的患者无法站立,故我们应用后背部走罐的方法疏经通络,增强躯干肌的肌力,缓解张力,以助于患者站立行走,提高其生活能力。
特色6温针灸对于中风后二便功能障碍、肢体寒凉的患者,我们除了在局部针刺外,还在针上加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特色7头穴丛刺长留针间断行针法于致顺教授根据古人记载和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出了“针场”假说。并根据“针场”理论,提出了新的头穴分区和刺激方法---“于氏头针”。目前,于氏头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对中风病的治疗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特色8项针疗法此疗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课题经过多年的临床与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找到了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有效针刺方案,增加了延髓麻痹这一顽疾的治疗方法,完善了针灸治疗学理论,填补了疑难神经疾病治疗领域的不足,发挥了中医药尤其是针灸方法在现代医疗领域的独特作用。
专家简介
王东岩,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医学博士,康复工程学博士后,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省青年五四奖章、市青年科技奖、首批校青年名中医培养对象、校级教学名师获得者。199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擅长应用传统针灸、中药及现代康复医学方法和手段,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各种类型瘫痪、失眠、痴呆及疼痛。
学术地位:
国家重点专科脑病专科后备带头人,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中风病专病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科后备带头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负责人,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学术继承人。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及睡眠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中西医结合脑病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教学科研:
先后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等38项科研课题。在国内首先采用表面肌电信号(sEMG)对上肢运动功能损伤进行量化评价,提出“原络通经针法”,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合作研制出“屈-伸肌交替刺激仪”、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电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重症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针灸促进脑损伤康复的方案优化及相关研究”等科研成果获奖34项。其中,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SCI收录4篇。主编《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概要》、《脑血管病康复评定与治疗》等论著4部,并主编国家规划教材《神经定位诊断学》、《神经病学》,参与编写《经络腧穴学》(副主编)、《针灸学》(副主编)、《中医养生方法学》(副主编)等15部教材的编写。
主治病症:
脑梗死、脑出血、脑炎后偏瘫失语、吞咽困难;脊髓病、周围神经损伤后肢体瘫、面瘫、尿便障碍;各种类型失眠、眩晕、头痛、慢性脑供血不足、耳聋耳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擅长应用传统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睡眠障碍、及各种疼痛性疾病。业务水平精湛,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认真负责。秉承“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竭诚为每一位患者诊治,解除病痛。
王春霞,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针灸推拿学博士,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脑病专科秘书。
学术地位:
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同步发展,2006年开始从事针灸临床工作,2007年开始教学工作,先后承担《针灸学》、《针灸治疗学》、《神经病学》、《神经定位诊断学》教学任务,对针灸推拿学本科、本硕连读七年制学生进行授课,临床带教本科生、研究生、进修人员500余名。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参与厅局级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6部,主编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中医中药、针灸临床治疗等方面均有独到心得,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全心全意对待每一位患者。
社会兼职: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中西医结合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睡眠医学分会副会长
中国睡眠研究会东北睡眠工作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针灸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眼球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睡眠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促进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世界中联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主治病症:擅长针灸、中药和康复方法综合治疗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延髓麻痹、痴呆(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目偏视(眼肌麻痹)、痿病(脊髓损伤、脊髓炎)、脑外伤综合征、面瘫(面神经炎)、失眠、眩晕、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头痛、帕金森病、尿潴留、神经性耳鸣、耳聋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
武文鹏,针灸三科、哈南分院针灸科四病房副主任,针灸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学博士后
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专心于临床工作,每年诊疗人数超2万人次。
现任黑龙江省医师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临床中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协会中西医结合脑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存进会疑难杂症委员会理事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治未病委员会理事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学科委员
世界中联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成果荣耀:
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于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发表著作8部。博士毕业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学术论文。荣获黑龙江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黑龙江省博士后经费资助三等奖,黑龙江省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十佳青年医师”“先进个人”。
擅长领域:
擅长使用针灸结合中药方法治疗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病、脑供血不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言语障碍、视物重影、视野缺损、尿潴留、尿失禁、便秘、格林巴利、延髓麻痹、外伤截瘫、面神经炎、偏头痛、眩晕,耳聋、耳鸣、慢性疲劳综合征、植物功能失调、癫痫、颈椎病、腰椎病、肩关节周围炎、帕金森病、脊髓炎、特发性震颤、带状疱疹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失眠、高脂血症、呃逆、周围神经损伤、老年性痴呆等多种疾病。
董旭,针灸三科、哈南分院针灸科四病房副主任,主治医师,针灸推拿学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秘书。针灸推拿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教学秘书。
学术兼职:
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世界中联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睡眠科学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中西医结合脑病分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委员
成果称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编委。
《神经病学》、《神经定位诊断学》课程骨干教师。
先后多次评为优秀教师、十佳青年教师。
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第2名),主持黑龙江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参研省级、厅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获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擅长领域:
擅长针灸、中药和康复方法综合治疗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延髓麻痹、痴呆(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目偏视(眼肌麻痹)、痿病(脊髓损伤、脊髓炎)、脑外伤综合征、面瘫(面神经炎)、失眠、眩晕、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头痛、帕金森病、尿潴留、神经性耳鸣、耳聋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见于以下症状:偏瘫、截瘫、口眼歪斜、视物双影、腰痛、颈椎病、肢体麻木、肩痛、失眠、眩晕、耳鸣、耳聋、头痛、面痛、震颤、二便障碍、言语不利、记忆力减退、单纯性肥胖等病症。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痛经等有鲜明特色。